許多人應該被債務或金錢上的問題壓得喘不過氣

往往走上不好的方向高利貸之類的..

今天分享一個好資訊給大家^^

免費諮詢專業人員

最快的時間解決你所遇到問題

解決你個人困難幫助你的問題

 

http://goo.gl/2hr9j4

 

立即點擊

 



一幅清代「唐卡」歷經歲月流逝、時代轉變一路顛沛流離,如今在故宮修復師細心呵護下得以和世人見面,對於書畫修復師洪順興(圖)來說,延續這些文物的生命就是最重要的使命。 中央社 分享 facebook 一幅清代「唐卡」歷經歲月流逝、時代轉變一路顛沛流離,如今在故宮修復師細心呵護下,得以和世人見面,對於書畫修復師洪順興來說,延續這些文物的生命,就是最重要的使命。在東方藝術領域中,「書畫」作品是重要的瑰寶,其中「唐卡」是一種獨具特色的繪畫藝術形式,但隨著漫長歷史歲月,仍難以避免損壞。今年50歲、在故宮擔任書畫修復師的洪順興日前接受中央社專訪,分享書畫修復師的工作內容。在故宮館方人員帶領下,得以近距離欣賞正在修復的「清無量壽佛唐卡」。洪順興表示,一共有9件構圖及顏色一模一樣的「無量壽佛唐卡」,其中故宮院內有7件,另外2件保存在國立歷史博物館。洪順興說,眼前這幅是這一系列狀況最好的,雖然過去曾被日本人修復過,但他接手修復時,一方面擔心顏色掉落,另一方面在「揭裱(書畫需要重新裝裱的工序之一)」需格外謹慎,要小心翼翼地把老化的紙張移除掉,再加入延長生命的紙張,如此一來文物才有足夠的支撐力,得以增加壽命。國立故宮博物院館藏有大量書畫文物,書畫修復師洪順興(前右)向中央社記者介紹繪畫修復室的工作,並分享書畫修復師的工作內容。 中央社 分享 facebook 回憶修復這幅唐卡,洪順興形容過程是「千辛萬苦」,「這幅已經修了將近一年,但還有6件,我很希望往後剩餘的工作時光可以把它們完成。」洪順興還提到,期盼有一天,能和歷史博物館做9件合璧的展示。對於每天與故宮文物為伍的修復師,面對這幅唐卡的修復難度,若滿分10分,洪順興會打幾分?他思考後回:「8到9分,算高難度。」他表示,除了顏色和不少劣化狀況是很大的挑戰,面對如此大幅的作品,常要趴在桌子上工作,對於修復師的體力來說,也是一種考驗。修復師除了不斷累積技術能力,認識「材料」也是工作的一環。洪順興表示,「認識和研究更多材料,能幫助修復人員更精準地訓練,一方面解決未來的問題,另一方面也能了解過去的問題。」除了專注於修復工作,故宮修復師還可透過「材質劣化實驗室」做模擬實驗,透過可「加熱、加濕」的可程式恆溫恆濕試驗機,拿到「老化」後的材料,再經由耐折、撕裂測試,還有顯示的色票數據的儀器做為紙張顏色的判讀,進一步比對每樣材料的差異。洪順興舉例,不同的紙張纖維,耐折力就差很多。他現場示範,國內的鳳梨宣紙經385次耐折測試才斷裂,另一張宣紙則是19次就撕裂,顯見不同材質,生命力上就會有相當大的落差。洪順興提到,對於修復文物的材料來說,透過儀器輔助模擬「老化」狀況,讓修復師得以選擇比較優良的材料,如此一來,文物才得以保存得更長久。「我們的經驗雖然很重要,但有時還是需要更精密的機器輔助。」洪順興不執著於老師傅教他的寶貴經驗,他認為,透過實驗能做出更精準的修復,「經驗和實驗,兩者是一起的」,都是為了讓文物保存得更長久。談及修復師工作,洪順興認為10年是基礎,「要做的東西太多,材料也很多樣,很多特殊性狀況難用一種方式解決。」他接著說,「工作20幾年時,才覺得好像可以駕馭一些事情,但不敢說我們這樣就會滿足,因為這個東西實在太深奧,隨時會找到問題、解決問題。」面對每一件文物,洪順興說:「常常心裡整天縈繞的就是它,想著如何解決問題,也不能只是單線思考,而是多條思路,並藉由過去所累積的能量,選擇一項最適合的方式。」問及修復師該具備的條件,他認為,首先要熱愛自己的工作,再者要把專業能力補足,甚至要懂得基本的木工、繪畫、裁縫等本領,「對工作有幫助的都要學」。洪順興表示,過去的思維會認為,修復師要補到「天衣無縫」才是一名好的修復師,但現在博物館的精神有些不同,「因為看起來很漂亮,不代表能保存得長久」。他進一步說明,修復師應以「延長文物的生命」為主要精神,美觀反而要擺在稍微後面。對於身為故宮文物修復師,洪順興表示,「我們不凸顯自己的本領,一直以來就是扮演幕後工作人員的角色。」他笑說,其實他不應該站在鏡頭前面,而是要站在畫的背後,持續作為文物保護的推手。10909256B60874A9D437585
arrow
arrow

    p67bj98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